韩素音在撰写《周恩来与现代中国》(ZhouEnLai and Modern China)时,虽然告戒自己:“传记作家必须控制自己的情感。过份流露个人情感,会影响传记本身的作用。”但她的情感还是在全书中到处流露出来。她向出版商解释,她的主人公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。“难道就找不出他的一点毛病吗?”她回答:“我找过,而且话了很大力气找过,可我找不到任何值钱想要的东西。”她一回想起与他见面的情景,“就感到无限哀伤、无比凄凉”。听到他逝世的噩耗时,“是我一生中最悲痛的时刻,甚至超过我父亲去世使我难过的心情。” (第7页)她当然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感觉,他“非常英俊,他的一举一动都很柔和……一见到他,简直好像受到了直接的冲击。”如果说邓颖超情人眼里出西施,把周恩来看成高个儿,多少还因为自己个儿太矮的缘故;那么韩素音的个头高挑,诚然也把一米六九公分的周恩来看成了一米七七公分的高个,可见她受到的“直接冲击”是多么厉害了。这样直观的身高都可以大为走样,她在向西方世界介绍周恩来时,极力强化周的崇高人格和道德风范,乃至断言古今许多伟人如拿破仑、罗斯福皆望其项背,就更可以理解了。在很到地方,她都刻意回避淡化一些关键的史实,实在令人遗憾。